讓青春之花綻放在西部熱土
央廣網(wǎng)石家莊6月29日消息(記者王藝霖 見習記者李瑤)鳳凰花開,驪歌響起。又是一年畢業(yè)季,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總有一些學子的選擇讓我們投去敬佩的目光:他們放棄豐厚的薪酬,告別大城市的繁華,離開溫暖舒適的家,投身基層,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,為西部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
他們的選擇因何無悔?青春之花如何在西部熱土絢麗綻放?近日,央廣網(wǎng)記者走近6名西部計劃志愿者,聆聽他們的故事。
追夢
心之所向 青春當“燃”
祖國西北,群山逶迤,大河奔涌。
2024年7月,懷揣著夢想和憧憬,保定學院2024屆畢業(yè)生成佳樂坐上開往新疆巴州的列車,望著窗外茫茫戈壁,“廣闊天地,大有作為”八個字,又一次在腦海中浮現(xiàn)。
“在學校里,聽聞一屆又一屆學長學姐們的支教故事,被他們的勇氣和堅守深深打動,那時就在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?!背杉褬坊貞?,畢業(yè)后,這顆種子在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
到西部去,到基層去,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。在成佳樂看來,這是青春的召喚,更是無悔的誓言。
通過層層選拔,成佳樂成為西部計劃的一名志愿者,服務于新疆巴州庫爾勒市紀委監(jiān)委。從聽故事的旁觀者,成為故事中的一員?!凹热粺釔郏蔷土x無反顧地出發(fā)?!弊鳛榘椭菸鞑坑媱澬v團成員,每每在分享個人成長感悟的時候,成佳樂總是鏗鏘有力地說道。
7月的甘肅,天藍得純粹。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,漫山遍野的鮮花點綴著廣袤無垠的草原。同年7月,河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魯瑤坐上了返程的列車。這片無數(shù)次在她日記中描摹的“塞外江南”,早已成為她心中的“第二故鄉(xiāng)”,那些可愛的學生們,也早已成為她深深的牽掛。
“大三時,學校研究生支教團的學姐是我的引路人,她常與我們分享在西部支教的經(jīng)歷,那些為西部教育事業(yè)拼搏的日子,為孩子們點亮的求知之路,都深深地觸動著我?!濒敩幐嬖V記者,她本就想畢業(yè)后做一名教師,“廣袤的西部,是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熱土,也是播撒教育火種的希望土壤?!本瓦@樣,她毅然選擇“西進”尋夢。
魯瑤通過化學實驗激發(fā)孩子們的探索欲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受訪者供圖)
支教期間,魯瑤服務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,擔任兩個班的化學老師。為了激發(fā)學生們的求知欲望,她將實驗室搬進課堂,利用課余時間,聯(lián)動河北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為天祝縣民族中學和石門鎮(zhèn)留守兒童舉辦云上化學“盛宴”。水果導電、水下繁花……一個個有趣的實驗現(xiàn)象激發(fā)了孩子們對化學的好奇心與探索欲。
采訪期間,當被問及今后是否還有回到甘肅的打算時,魯瑤給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。“與其說西部需要我們?nèi)ソㄔO,不如說我們與這片土地是雙向奔赴、共同成長——我們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星辰,他們讓我們的生命更加遼闊;我們?yōu)檫吔耐恋貛碇R的春雨,這片土地則教會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家國情懷。”
扎根
青春不以山海為遠
西部建設,最需要的是什么?是扎根。
來自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朱一然,在過去四年里,曾以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身份服務于新疆巴州和靜縣稅務局,后留疆入職和靜縣開都河水務有限公司。如今,她在和靜縣貸款買了一套小房子,正和男朋友計劃著下半年結婚,用她的話說,自己已在這里“扎下根來”。
回想起初到和靜的日子,朱一然仍記憶猶新:是同事們幫她整理工位的身影,是他們遞過來熱氣騰騰的奶茶,是主任拍了拍肩膀?qū)λf“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家”……“那一刻,我忽然覺得,自己像一棵被移植到新土壤的樹苗,根系正被一雙雙溫暖的手輕輕托住。”
朱一然(左一)幫同事整理材料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受訪者供圖)
一年的志愿服務像一條隱秘的河流,悄然改變著生命的流向。
志愿期結束后,朱一然回到家鄉(xiāng)邯鄲,在一家企業(yè)做行政工作。朝九晚五的生活安穩(wěn)如水,可每當夜深人靜,和靜的星空總會突然闖入夢鄉(xiāng)。
終于,在幾個月后,她又回到了那片魂牽夢縈的土地。通過參加巴州團委開展的就業(yè)培訓、專場招聘會、企業(yè)體驗式招聘等,朱一然入職了現(xiàn)在的工作單位,投身西部建設的洪流中。
青春總是與激情、熱血相伴。但是扎根西部卻并不是一時沖動,更不是匹夫之勇。
一番深思熟慮后,同樣在新疆巴州工作的江西小伙呂霖瀟做出了和朱一然一樣的決定。
2019年7月,從邢臺醫(yī)學高等專科學校畢業(yè)后,呂霖瀟來到且末縣英吾斯塘鄉(xiāng)衛(wèi)生院。這里地廣人稀,村民看病不方便,呂霖瀟主動請纓,負責上門送診。
“第一次送診的地方在15公里外的胡楊溝,是去給一位72歲的老人送藥。”呂霖瀟回憶起那天的情景,汽車剛剛駛上公路,就刮起了沙塵暴,車輛突然失控,司機師傅猛打方向盤才避開沙坑。
當他們穿越漫天風沙,把帶著體溫的藥盒塞進老人的手中時,老人的眼里泛起淚花,連聲說:“熱合買提(謝謝),小巴郎亞克西(好孩子)!”
氈房外,沙粒敲打鐵皮屋頂?shù)穆曇羯w過了呂霖瀟的叮囑。那一刻,他決定,留下來!當年12月,呂霖瀟考入且末縣人民醫(yī)院。
呂霖瀟成了當?shù)厝丝谥杏H切的“小呂大夫”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受訪者供圖)
當記者問他為什么選擇留在新疆時,呂霖瀟笑了笑回答道:“或許是因為六年前的那個清晨,我送藥時,維吾爾族大娘硬往我兜里塞的熱馕吧。鄉(xiāng)親們需要我,我愿意留下來當他們的健康守門人。”
采訪過后,天色漸晚。朱一然給記者發(fā)來一張照片,那是裝修時,她特意在陽臺擺的一盆梭梭樹盆栽。夕陽把天山染成金色,梭梭樹的影子倒映在墻上,像極了戈壁灘上屹立的胡楊林。
接力
追尋光、成為光
2000年,成佳樂的師哥師姐,15名保定學院畢業(yè)生遠赴新疆且末縣任教,在西部默默奉獻。25年間,學校又有近400名畢業(yè)生前往新疆、西藏、青海等地,續(xù)寫著“青春之歌”。
他們的故事就像種子,在無數(shù)學子心中種下了希望和夢想。
同樣就讀于保定高校的楊若翰,在大學期間,就被這群教師奉獻大漠的事跡所感動。照片中,他們的衣襟沾著戈壁的風沙,笑容卻比天山雪蓮更明亮。今年,楊若翰毫不猶豫地報名了西部計劃,將于7月份赴疆,在西部熱土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?!跋M米约核鶎W到的知識助力西部的建設與發(fā)展。”他說。
畢業(yè)在即,來自河北師范大學的王明建已經(jīng)收到了不少公司投來的橄欖枝。面對現(xiàn)實與夢想,王明建有過彷徨,考慮一番后,他還是決定背起行囊,向西而行?!靶匠旰退ぷ鞯某鞘胁皇锹殬I(yè)價值本身,真正的價值在于個人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愿景。人活著,最重要的是一種無愧于內(nèi)心、無愧于時代的精神!”
河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受訪者供圖)
將自身發(fā)展融入時代洪流,把承擔社會責任、服務祖國發(fā)展作為個人的人生追求,老一輩西部建設者身上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,正在新時代學子身上延續(xù)傳承。
記者了解到,自2003年以來,河北省共計招募西部計劃志愿者1.2萬余名,今年新招募的1100余名志愿者將赴新疆、吉林、西藏等9個重點?。▍^(qū))開展服務。
蒲公英的花瓣落了,花托上長出了潔白的絨球。一陣陣風吹過,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,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。
如今,無數(shù)志愿者如散落的蒲公英,飄過雪山草原、戈壁荒漠,帶著青春誓言從五湖四海奔赴而來,將青春深深扎根于西部泥土,讓夢想在西部曠野中開出了最美的花。
結束采訪時,記者問這群勇敢追夢的年輕學子,想要對學弟學妹們說些什么,他們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一個詞:意義。于他們而言,人生的意義在于,在奮斗和奉獻中尋找方向,體會成長,感悟人生價值。
什么樣的青春,會讓人一輩子難忘?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、人民的大我之中,與時代同步伐、與人民共命運。這是奔赴西部、建設邊疆的青春學子堅定的回答。
來源:央廣網(wǎng)
編輯:王劍猛
責編:李志財
編審:劉福慶
監(jiān)審:趙明 王勍